白居易生长在良好的家庭,从小就受到父母精心的教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同时他又特别刻苦用功学习。
他曾在其《与元九书》曰:“六七个月时,即能默识之无二字,百指不差,及至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古成疮,手肘成抵……”勤奋地学习成就了白居易非凡的才能。
他16岁便写下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千古绝唱的诗句。
这时他到长安拜见著作郎顾况时,顾况因自己在朝野极负盛名,起初根本不把白居易这个毛孩子放在眼里,调戏地对其说:“长安米贵,居不大易也。”当其看了白居易这首诗后,非常惊奇,便大加赞赏地说:“有如此之才居亦易矣。”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参加拔萃科考试,名列甲等。
三十五岁写出《长恨歌》三十六岁以后担任翰林学士,写出《秦中吟》十首,四十多岁又写出了《琵琶行》。
可以说,白居易在五十岁之前,基本上把这辈子成就最高的代表作都完成了,真真是一位天才级的文学家。
白居易一生仕途的经历大致是元和元年(806)四月,任陕西省周至县县尉;
元和二年(807)秋,任翰林学士;
元和三年(808)任左拾遗;
元和五年(810)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元和六年(811)四月母死丁忧退居下邽;
元和九年(814)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815)因谏被贬江州刺史三年。
元和十三年(818)任忠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正月(820)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八月改任主客郎中,知制浩;
穆宗长庆元年(821)十月,任中书舍人;
长庆二年七月(822)任杭州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任苏州刺史;
文宗太和元年(827)年三月任秘书监;
大和二年(828)任刑部侍郎,武宗会昌二年(842)白居易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香山。
会昌六年(846)八月去世,终年75岁,葬洛阳龙门山。
白居易一生为官贤达,其主要表现是:
一、关心民情。
白居易初入仕任周至县尉时,即写下了其第一篇关心民生疾苦的诗《观刈麦》。时过3年其任左拾遗任上又写下了《论和乘状》《卖炭翁》这些怜悯苍生的思想成为了白居易他日为官贤达的思想基础。
二、为民办事。
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重修李泌开凿的六口水井,解决州民饮水问题,又发动群众筑堤捍钱塘湖,灌溉田地千余顷,他在离任时《别州民》诗曰:“唯留一湖水,为没救凶年。”
其任苏州刺史时,又组织民众修七里山塘,使之与大运河相通,苏州由此而成为闻名于世界的“水城”。
宝历二年,他离任时,苏州百姓拥满街头泪流纵横,惜别爱民如子的好父母官。
唐朝诗人刘禹锡诗赞:“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溪。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三、兴谏除弊。
白居易在朝中任左拾遗时,位虽不高,职在谏言,廉洁于此,他坚守本分“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诉说百姓生活艰辛,揭露社会弊病。
他曾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抒发自己当时的政治态度曰:“正色摧强御,刚肠嫉喔咿。常憎持禄位,不拟保妻儿。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
四、不结党营私。
白居易在朝中做官时,牛、李党争日趋激烈,牛增孺还曾是他的学生,但白居易不偏不倚、不介入党争,为了避免其竞相拉拢自己,他主动请求出任地方官员——杭州刺史,从而避免了身陷党争之祸。
在目睹朝中黑暗、政治险恶的状况后,他产生了“中隐”的思想和为官处世态度,这是其对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奉;
这是其对道家“无为而治”的遵守;
这是其对佛家“明哲保身”的彻悟。
真是一位识人生哲理、识时务变化的贤达之士。
白居易晚年自撰的《醉吟先生墓志铭并序》中说:“凡平生所幕、所惑、所得、所丧、所经、所遇、所通,一事一物已上,布在文集中,开卷而尽可知也。”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写诗最多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流传至今有3000多首。他开拓了古典诗歌的体裁。
著名的“新乐府”运动,开拓的新乐府诗体就是他最大的贡献。新乐府“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使古乐府诗发生了质的变化。
清诗评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自古以来,诗人及身成名者,以白居易为最快,他‘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词,有声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学士即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白居易的一生是慧达、贤达、畅达的一生。
正如他临终所自述自己的一生:“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琴诗酒乐其志。”
他在世时与元稹、刘禹锡十分友好,可称志友、难友、诗友,世称“元白”、“刘白”。
元稹《酬友话旧叙怀》云:“怜君诗似涌,赠我笔如飞。会遣诸伶唱,篇篇入禁闱”。
”刘禹锡《答乐天戏赠》: “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乐天寄洛下新诗》:“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吟君洛中作,精绝百炼金。”
白居易死后,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曰: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在唐宣宗眼里,当时的诗仙并不是李白,而是白居易。
有几个诗人去世之后,皇帝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并且还能充分地总结他的创作历程:
小孩都喜欢读您的《长恨歌》,外国人都喜欢唱您的《琵琶行》,您的诗文“已满行人耳”,您的离去真让我们无比伤感、难过啊!
白居易生前曾几次亲手编纂自己的诗稿,最后编定成《白氏东林集》,为人间留下了其几近完整的诗稿。
唐·释齐己《白氏东林集》云:“乐天歌咏有遗篇,留在东林伴白莲。百尺典坟随丧乱,一家风雅独完全。”这是后人对其的敬仰。白居易真是“自是君身有仙骨,诗卷长留天地间。”
毛爷爷曾评说:“白居易,唐代大诗人,他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写出了精彩的文艺作品。”
此诗对青少年说:书中能见历史,书中能知福祸,但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名利。这个道理自己深有体会,尽管门可罗鹊,只要读书就不能使自己寂寞,就会使自己心情愉悦,所以要多读书。
白居易还有一首诗说:“莫羡蓬莱鸾鹤侣,道成羽翼自生身。君看名在丹台者,尽是人间修道人。”
此诗意思是说:不要盲目崇拜智慧高的人,那些智者都是读书学习的结果,只要自己坚持读书学习,有朝一日也会脱胎换骨成为仙人。
白居易的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或补察时政、抨击时弊,或叙写深婉、真情贯注,或吟咏性情、刻绘山水。对后世诗文影响深远。
1.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当她回首嫣然一笑,那千娇百媚的容颜使得整个后宫的佳丽瞬间黯然失色,此句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揭示了杨贵妃倾国倾城的魅力。
2.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在九天之上愿化作比翼双飞的鸟儿,在人间则愿成为枝干相缠的连理树,以此表达唐明皇与杨贵妃矢志不渝的爱情誓言,象征着爱情的至高境界和永恒追求。
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早春时节,几处矫健的黄莺争相栖息于向阳的暖树枝头,不知哪家新来的燕子正忙于衔泥筑巢,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早春图景。
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草原送别》
原野上的野火虽然猛烈,却无法彻底消灭顽强的草根,待到春风拂过,它们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形象地展现出生命坚韧不屈的力量。
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江南好》
朝阳初升时,江边的花朵红艳胜过火焰,而春天的到来让江水变得绿得仿佛能与最深邃的蓝宝石媲美,将江南春日之美的独特韵味跃然纸上。
6.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经过再三呼唤与期待,那位怀抱琵琶的女子才缓缓出现,却又半遮面庞,羞涩而神秘,这幕场景富有含蓄之美,令人浮想联翩。
7.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乐曲中暗藏的幽怨之情无需言语表述,此刻的静默反而超越了任何声音所能传达的情感深度,展现了音乐艺术中无声胜有声的至高境界。
8.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同样身处命运波折的我们,纵使未曾相识,却能在彼此的遭遇中产生共鸣,这份共情的力量足以消解陌生感,结成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厚情感纽带。
9.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尽管衣衫单薄,老翁却因担心炭贱而不惜祈求严寒,字里行间流露出底层百姓生活艰辛、心酸无奈的社会现实,深深触动人心。
10.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
农人们虽已筋疲力尽,感受不到炎热,但心中仍珍惜每一寸宝贵的夏日时光,只为了抓紧时机完成收割,以诗句细腻勾勒出农民勤劳苦作、珍惜光阴的生活写照。
11.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一道残阳洒落在平静的江面,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一半波光泛着碧绿之色,另一半却映照成火红霞光,这句诗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黄昏时刻江水色彩斑斓、光影交错的绝美景象。
1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已尽,繁华落尽之际,山寺中的桃花才刚刚开始绽放,犹如迟来的春天,独自在寂静中盛开,呈现出独特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的奇妙韵律。
13.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望月有感》
共赏皎洁明月,不禁使人垂泪怀想,那同一片月光照亮之处,五处离散的故土乡心交织在一起,借月抒发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天涯共此时的深深感慨。
14.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
新酿的绿蚁酒澄清如玉,红泥小火炉暖意融融;傍晚时分天边欲降瑞雪,此刻能否共饮一杯,共享这份冬夜的宁静与温馨?
15.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
人生短暂如春梦般转瞬即逝,离去时又如清晨朝云般飘渺无踪,此诗句通过梦幻般的比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深刻思索。
16.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雪》
深夜之中方能感知雪下得深厚,不时传来竹枝被积雪压折的声音,这一静一动之间,勾勒出雪夜静谧而深沉的独特意境,蕴含诗人细腻入微的生活观察与体悟。
17.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向西北方向遥望故乡却不见其所在,转向东南又能见到多少次圆月升起?以此表达诗人身处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以及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深深思念。
18.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
检验宝玉需要烧炼三天方能显其纯度,识别良材则需等待七年才能见其质地,此诗句以“试玉”、“辨材”的隐喻,阐述了事物真伪优劣往往需要时间来证明的道理。
19.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梦微之》
你已在黄泉之下化为尘土,我仍在人世间白发如雪。此句用生死两隔的强烈对比,将怀念挚友的深情厚谊寓于凄美的画面之中,唤起读者深深的共鸣与哀惋。
20.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南湖早春》
山杏初绽,点点繁红随意地点缀在山坡上,仿佛是大自然随性挥洒的画笔;湖面之上,新生的绿萍平铺开来,映衬着清澈的湖水,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画卷。
21.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浪淘沙》
相思之苦不及潮水般如期而至,每当思念涌起,才知海的深广也比不上心中的情愫。此句诗用自然界的潮信与海洋深邃来对比人世间的深情与无常,揭示了情感世界中期待与失落的深刻内涵。
22.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望驿台》
无论身处何方,两处春光同日消逝之际,居家人怀念着远方的游子,游子亦同样挂念着家中亲人。诗句描绘出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共鸣:同一片天空下,各自对彼此的深深思念。
23.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夜雨》
我心有所系之人,却远在天涯之乡;心中萦绕之事,结成无法排解的愁肠。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思念和内心深处难以言表的情感纠结。
24.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遗爱寺》
闲暇时坐在溪边玩赏石头,绕着寺庙寻找繁花,鸟儿婉转的歌声不绝于耳,泉水潺潺之声处处可闻。诗人通过描绘静谧的山林生活场景,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禅意画卷,流露出恬淡、闲适的心境。
25.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后宫词》
红颜尚未衰老,恩宠却已不再,她只能斜倚熏笼,孤独地坐到天明。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宫廷女子失宠后的寂寥与无奈,以及繁华背后隐藏的悲凉人生。
26.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席上赋白菊》
就如同今日老翁在少年场中欢歌饮酒一般,虽年岁已高,犹能融入青春的氛围。诗人借白菊寓老当益壮,表达岁月流转之中依旧可以保持年轻心态的人生哲理。
27.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别元九后咏所怀》
挚友离去,仿佛整个长安城也因此变得空荡荡,因为那份心灵相通的情感纽带随之一同消失。诗句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强调了知己离去后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28.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简简吟》
美好的事物往往并不坚固持久,犹如彩云易散,琉璃易碎。此诗意在阐述世间美好与脆弱并存的道理,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29.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待到菊花黄熟之时,家酿醇香四溢,我们再一同畅饮,直至陶然忘忧。诗人借此描绘了一幅秋日共醉的美好愿景,抒发了对友情及未来相聚的期盼之情
30.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鸟》
恳请诸君莫要伤害枝头的小鸟,因为幼雏还在巢中等待母亲的归来。诗人通过怜悯小鸟的家庭亲情,传递出关爱生命、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1.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初出城留别》
我生来并无固定的故乡,心灵安宁之处即是归宿。此句诗意寓人生漂泊无定,唯心安处即为家,表达了诗人超脱于世俗羁绊、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32.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池上早夏》
船儿静泊如同野渡无人,篱笆影落仿若江边村落。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早夏池塘的宁静与田园之美,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水墨画卷。
33.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夜筝》
当弦音凝结在指尖,声息戛然而止时,其中蕴含的情感竟深重到万般沉重。这句诗通过描绘琴声停止后的意境,传达了音乐背后深藏不露、难以言表的丰富情感世界。
34.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多少欢愉与离愁交织,在每年这个夜晚一一呈现。诗句简洁而深情地揭示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中人们对爱情悲欢离合的深深体味和独特记忆。
35.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寄语那懵懂无知的少女们,切莫轻易将自己许配他人。诗人以警醒的口吻劝诫女性珍惜自身价值,强调婚嫁需慎重,流露出对纯真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关怀。
36.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秋雨夜眠》
入眠迟至灯已灭,沉睡正酣在雨声中。这句诗以秋夜雨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恬淡、闲适且富有诗意的睡眠氛围,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美的细腻感知。
37.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思念如悠悠流水延绵不绝,恨意亦如是,直到归来那一刻才得以终止。诗句借助流水的意象,生动表现了相思之苦漫长而无法自拔,唯有重逢方能解脱的情感历程。
38.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 《放言五首·其三》
倘若最初便结束生命,一生真假又有谁人能知?诗人借由假设发问,表达了对历史评判和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39.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 《忆江南词三首》
饮一杯吴地产的春竹叶酒,看吴娃双舞宛如醉芙蓉花。诗句以美酒佳酿和曼妙舞蹈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展现出一幅生动鲜活的江南风情画。
40.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 《春题湖上》
松树层叠排布映衬山峦翠色千重,月亮倒映湖心犹如镶嵌一颗明珠。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春日湖光山色的秀美景象,尽显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灵动韵律。
41.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 《邯郸冬至夜思家》
在那静谧的家中深夜,家人围坐灯下,我猜想他们定是在谈论着这远方漂泊的游子。诗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表达出诗人身处异乡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与亲人情感相通的温暖画面。
42.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南浦别》
每一次回眸相看都足以令人心肠寸断,罢了,既然决心离去,就不要再回头了。此句诗以决绝之语传递离别的苦楚与无奈,同时暗含了对未来生活坚定向前的期待。
43.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 《杨柳枝词》
一株春风中的杨柳,万千柔枝嫩如金色、软似丝线。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日里杨柳曼妙轻盈的姿态,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盎然的赞美和欣赏。
44.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您教书育人的桃李已遍布天下,何需再在门前栽种繁花来增色添彩呢?诗句以赞美对方教育成就为切入点,寓意德行与学识才是最灿烂的人生花朵,无需外在装饰。
45.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 白居易《采莲曲》
少女偶遇心上人时,欲言又止低头微笑,不觉间碧玉头饰落入水中。诗人捕捉到了少女微妙羞涩的情感瞬间,描绘了一幅清新可人的江南采莲画卷。
46.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 白居易《除夜》
因病眼失眠并非守岁所至,老去的心却因多感而临近新春。诗人借新年之际感慨岁月流逝,抒发年老体衰、感慨良多的复杂心情。
47.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 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在雪夜的小酌中消磨漫漫长夜,畅谈欢笑间送走即将逝去的一年。此句诗以酒与友相伴的场景,展现出友谊的温馨与洒脱面对岁月更迭的人生态度。
48.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 白居易《早冬》
十月江南气候宜人,可爱的冬季景色仿佛春天般烂漫。诗人以新颖的视角赞美江南初冬景象,将冬景比拟春华,透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挚爱及对季节变迁的敏锐感知。
49.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
一丛深艳的名贵花卉,价值相当于十户普通人家一年的赋税。诗人用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也寓含了对奢华生活的深刻反思。
50.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山泉煎茶有怀》
无法亲手捧上一碗甘醇的茶汤,寄给那位同样热爱品茗的朋友。诗人通过这一朴素的愿望,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共赏佳茗的美好愿景。
51.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 《青门柳》
那树青翠欲滴的颜色,承载着多少人的离愁别恨。诗人借青柳表达普遍而深刻的离情别绪,每一丝柳色都似乎在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使读者感受到情感的共鸣与岁月的沉淀。
52.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 《观游鱼》
闲适地绕池漫步,欣赏着水底悠游的鱼儿,恰逢天真儿童正摆弄着垂钓小舟。此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人与自然、童趣与时光相互交融的美妙瞬间。
53.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 《空闺怨》
寒月沉静,洞房内一片寂静,唯有真珠帘外梧桐树影婆娑。诗句通过月色、洞房与梧桐影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意境,表现了闺中女子深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54.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 《青门柳》
因为靠近都门,这里多的是送别的场面,以至于柳条被折尽,仿佛连春风也因之减少了几分。诗人将离别的情感赋予柳枝,寓意着无数离别削弱了春意,寄寓着对世态炎凉、人事无常的感慨。
55.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突然想起远方的朋友已在天涯海角,按照旅程计算,今日应是抵达梁州的时候。诗人以空间距离为线索,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与即时的思绪飘飞,营造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之美。
56.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 《咏老赠梦得》
相较于现实生活中与少年时期的疏远,对故人的情感却越发深厚。诗人通过对友情岁月的反思,传达了随着年华流逝,与旧友的情谊愈发珍贵的人生体验。
57.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 《为薛台悼亡》
手牵稚子夜归家宅,只见月光冷冷洒在空荡荡的房间,已然不见故去的人。此句以冰冷的月色与空房映衬失去亲人的孤寂与哀痛,画面感十足,令人深切感受到主人公的悲伤与怀念。
58.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 《村居苦寒》
回望村落之间,十户人家中有八九户都陷入了贫困之中。诗人用直观的数据揭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凸显出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唤起人们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