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 黄楚旋
8月24日,为期三天的第33届广州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博会”)闭幕,吸引超16万人次观展,累计签订经贸合作项目83个,意向签约总额达400.81亿元。本届展会首次实现了政府零投入,标志着广博会加速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
本届广博会设置18个展馆,规划设置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主题展区、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主题展区、品质生活主题展区4个展区,涵盖创新发明、城市更新、汽车后市场、消费帮扶、包装、养老健康、医疗、礼品家居、文创IP、工艺美术等领域,展览面积近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超50%。
国际性、专业性进一步提升
展会现场,科技元素处处可寻,创新成果惊艳亮相。在广博会广东展馆,一只四足机器狗引得众人围观——在工作人员演示下,这款由视源股份自主研发的MAXHUB X7四足机器人稳稳承载起一名体重约45公斤的工作人员后,依然行动自如。此外,在机器人表演专区,还有AI中医机器人、跳舞机器人等近150款机器人持续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智趣盛宴。
本届广博会首次设立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广汽、亿航智能、小马智行、高擎机电、里工机器人等科创企业的“硬核”产品集中亮相。
在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展区,智慧经济产品成为解决实际需求的亮点。作为广博会的专业展,本届广州医博会专业展区内集中展示了细胞治疗、类器官、器官芯片、3D打印等生物制药前沿技术,凸显了广州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实力;同样是广博会的专业展,在广州老博会专业展区,上海归墟机器人、视鹏、昂宝等科技企业携情绪情感引擎机器人、外骨骼智能穿戴、智慧陪伴机器人等多种智慧养老前沿产品首次亮相,展现高科技元素赋能智慧养老产品的最新成果。
本届广博会还首次与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联动举办,吸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名嘉宾参与,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累计超4000家商协会及企业观展采购,展会的国际性、专业性进一步提升。
促进跨区域产业互联、产品互推
本届广博会专设国内城市展,集中推介各地名优特产品、文旅资源及营商环境等,促进跨区域产业互联、产品互推、资源共享。
今年,青海省组织了86家企业以“大美青海·生态品牌”主题馆形式亮相广博会,展示面积达1900平方米,集中展示宣传推介“青字号”品牌产品,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此外,“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展区亮点纷呈,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名优农产品和食品,广州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国内合作城市的超1000家企业参加展会,积极促进产销精准对接。
来自贵州毕节市的刺梨产品,成为展会“香饽饽”。贵州刺梨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市昌华贸易有限公司,贵州洋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等12家企业分别签署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近3亿元。
毕节市还组织57家企业携天麻、鸡蛋、竹荪、可乐猪等320余种“毕节好物”参展,展位面积1224平方米,设置60个标准展位。对于采购商而言,此次广博会是寻找优质特色产品的“黄金平台”,钱大妈超市与毕节海雀生态鸡蛋现场达成签约1亿元。
黑龙江白桦树汁、广西甜糯玉米、新疆坚果、贵州凯里酸汤……在2025广州消费帮扶展览会上,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农特产品琳琅满目,汇聚了对口帮扶协作地区、革命老区、全国消费帮扶重点产区超320家优质企业参展。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助力区域特色产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本届广博会上,越来越多消费新场景正在涌现。展会现场设立品质生活展区,集中展示国潮品牌、智能家居、健康食品、文旅创意等;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展区设置“银龄集市与老年用品一条街”、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专区,推广优质银发消费产品,同期还举办“广州首届银龄艺术季”等活动,营造“可逛、可感、可玩”沉浸式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