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记9分!多根肋骨折了,只为捡个脸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9:51:00    

4月21日6时38分左右

宁波高速交警在视频巡查时发现

沈海高速杭州湾大桥往上海方向

出现一个塑料脸盆

指挥中心立即联系养护人员前往清理

然而

意外突然发生

一辆白色小车

缓缓在第三车道停下

副驾驶乘客下车

捡起应急车道上的脸盆

就在乘客刚坐回车内时

后方一辆大货车驶来

因避让不及

直接追尾停在第三车道的小车

此次事故

导致小车内一名乘客受伤

肋骨多处骨折

高速交警

依法判定双方承担同等责任

同时,针对小车驾驶员

非紧急情况下

在高速公路车道上停车的违法行为

记9分、罚款200元

高速路上 严禁随意停车

  • 高速公路主线

绝对不能停!《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停车的,一次记9分。

图源:福建高速集团

  • 导流线区域

路口的白色斜纹导流线一般设在道路情况复杂的地方,预防事故发生,任何车辆不得越线或压线行驶,更不能擅自在导流线区域掉头或停车。

图源:德州高速交警

  • 应急车道

非紧急情况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停车,不仅十分危险,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什么是应急车道?

应急车道主要在城市环线、快速路及高速路两侧施划,专门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的车辆使用。

那么,若车辆发生

故障、爆胎、事故等紧急情况

在高速公路上

不得不停车时,应该怎么做?

高速路上不得不停车时 怎样做才安全?

  • 车辆可以移动时

应迅速将车辆移至应急车道上,或根据现场工作人员指挥就近出口驶离。驾乘人员在转移至安全地带后再报警,切勿在车道内逗留。

以下情况可以在应急车道上临时停车:

1、车辆突发故障或交通事故,导致无法正常行驶。

2、车辆载物遗撒、飘散等情况,需立即停车处理。

3、司乘人员突发危及生命的疾病时。

你认为“很急”的这些情况

不能占用应急车道

长途驾驶太困了,想在应急车道上休息。

走错路了,想停在应急车道上设置导航。

开累了,在应急车道上停车更换驾驶员。

太堵了,利用应急车道超车。

  • 车辆无法移动时

应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后方150米外设置三角警告标志牌,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右侧护栏外安全地带,并立即报警。

如何正确摆放警告标志牌?

1、走到车后150米位置。高速公路车道分界线白线长6米,间隔9米,走出10组标线的距离即为150米。

2、将标志牌反光面朝向来车方向放置在地上。

“五一”假期临近

驾车出行

除了不能随意在高速路停车

还需关注哪些问题?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发布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判

“五一”出行 注意五方面风险

  • 旅游探亲集中出行交通安全风险突出

“五一”假期时间长,群众中长途旅游、返乡探亲出行需求大,旅游客运和自驾出行安全风险上升。从近3年事故情况看,假期观光旅游出行人员交通事故大幅高于平日,小客车异地肇事占比逐年上升。

  •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突出

“五一”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交通流量大幅增加,大城市周边路段易拥堵,服务区、出入口等部位还可能出现流量倒灌。疲劳驾驶、未保持安全行车距离等肇事风险大。

  • 景区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突出

热点景区、网红打卡点、商圈井喷过载,停车困难、人车混杂,特别是部分景区位于山区和农村地区,进出通道路幅窄、照明差、急弯陡坡多,事故风险更高。

  • 农村地区客货运交织交通安全风险突出

高速公路流量激增,促使部分物流运输转向普通国省干道,恰逢假期返乡人员出行增加,务工务农活动集中,农村地区交通环境更加复杂,超速行驶、强超强会等交通肇事风险高。

  • 局地雨天出行交通安全风险突出

据气象部门预测,假期北方地区大风降温沙尘,南方地区有较强雷雨天气,将给当地交通出行和交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五一”出行 安全第一

  • 提前规划路线

尽量错峰出行,如遇交通拥堵,请服从交警指挥,不强行加塞、不争道抢行。

  • 不要疲劳驾驶

自驾出游请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确保睡眠充足,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停车休息不少于20分钟。若感觉困倦、状态不佳,请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切莫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

  • 不要分心驾驶

驾车出行,请集中精力,不要有接打电话、回复消息、抽烟等行为,切记不要分心驾驶。

  • 系好安全带

车辆发生碰撞、紧急刹车或侧翻时,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固定在座椅上,有效减少事故伤害,驾乘车辆时请一定要全程全员系好安全带!

  • 喝酒不开车

节日期间,亲朋聚会增多,酒后驾驶风险加大。酒精会导致人的视线模糊、判断失准、运动机能下降、反应迟钝。交警提示,酒后驾驶害人害己,酒后莫开车、开车莫饮酒。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五一”假期出行前

请关注天气预报、路况信息

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和路线

驾车前往景区、山区

行经急弯陡坡

长下坡、临水临崖路段时

要减速慢行

“五一”出行 安全第一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浙江交警、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