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双轮驱动的时代背景下,济南市中区打造的山东未来云谷正成为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作为山东省首批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未来云谷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和生态协同,构建起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算网融合为核心的未来产业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东未来云谷项目总规划面积145.32亩,园区以“算网用一体化”为战略支点,打造了覆盖存力、算力、网络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500P液冷智算中心的PUE值低于1.3,50PB存力和550P算力为政府、高校及企业提供强大支持;55公里确定性超融合网络实现信息通信、能源互联与算力网络的深度融合;5.8MW分布式光伏电站及液冷超级充电站构建起绿色能源体系,年供绿电550万度。这些基础设施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产业培育方面,未来云谷展现出强大的集聚效应。园区已吸引科大讯飞、腾讯云计算、华为等20余家头部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生态。特别是在低空经济领域,园区建设了山东省首个城市立体交通枢纽,规划6000平方米低空起降场,引入全球首款“三证齐全”的载人级evol航空器,打造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运营中心,探索低空经济的创新模式和商业化路径。致力于将园区打造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先行和示范载体,提升园区的整体实力。

人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未来云谷链接济南南部城市六大产业园区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致力于打造济南南部科创大走廊新基建底座。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共建“存算一体化智算中心节点”,将算力资源嵌入校区,推动智慧教育等场景落地。园区还搭建了数字人才培训基地、数据标注基地、人工智能国家开放平台、产教融合基地,与华为、软通动力等企业签约,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圈,实现数据要素×土地、资本、人才、技术的深融并举。

从数字基建到产业生态,从技术创新到人才培养,山东未来云谷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未来产业发展体系。这里不仅是技术研发的试验场,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正在成为引领山东、辐射全国的未来产业高地。随着各项建设的深入推进,未来云谷必将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记者:张丽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