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通讯员潘庆芳、赵超、王勇)西洋式的风格、成排的拱门、灰色的墙体……8月15日,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的川汉铁路遗址,迎来一拨拨游客。“1911年,这里建成3.5公里的铁路,成为湖北最早的铁路线。”张家口村党支部书记张长慧说。

走进张家口火车站遗址,发黄的照片、朴素的实物诉说着百年沧桑。张长慧说,小时候大人们管这片地方叫洋房子,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入站房,还保存了100多年前从德国运来的水泥桩。“铁路是单轨的,这是当时的枕木。”他指着一排黑色的木头说。

190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奏请修建粤汉铁路的同时,启动了川汉铁路的修建。1909年,由成都经重庆、宜昌至汉口的川汉铁路开工,由詹天佑主持动工修建。但1911年清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导致四川城乡各阶层掀起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川汉线最终只完成了少量的铁路。

“川汉铁路是宜昌独有全国罕见的铁路工程遗址,原本是一条从武陵山区进入川渝的大通道,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以及民国时期局势动荡、民不聊生,川汉铁路终究搁浅,铭记历史,我们要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宜昌游客熊会娟说。

如今,高铁一路飞驰,穿越壮美的三峡生态屏障。2022年6月,郑渝高铁襄阳至万州段正式开通,首次穿越三峡库区。今年,沿江高铁汉宜段以及宜昌联络线等高铁项目陆续建成通车,更让武陵山区天堑变通途。
湖北交投宜昌运营公司翻坝北高速公路三峡大瀑布收费站,离张家口火车站遗址仅几公里。“百年铁路的沧桑变迁,是接续奋斗的缩影,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的未来更令人期待。”三峡大瀑布收费站负责人张霞说,将与张家口村联手打造铁路小镇,通过交旅融合带动当地乡村振兴。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