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纪录片《大西北》在甘肃拍哪些亮点?摄制组走进甘肃召开采风调研座谈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3:48:00    

2025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25周年,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中心将推出首部聚焦西部大开发的纪录片《大西北》,以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和精彩绝伦的视听语言,解码壮美辽阔、大有可为的大西北,这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2024年底推出反映东北全面振兴的纪录片《大东北》后,以纪录片语汇聚焦区域协调发展的再出发。

讲好大西北故事 解码西部发展万千气象

“《大西北》是纪录片《大东北》的姊妹篇。《大东北》全景展示了东北地区的厚重历史、文化脉络、突出贡献和发展成就,播出以来,电视端观众规模破亿人次,全球触发超20亿人次。此次《大西北》将把镜头锁定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省区,以国际视野重构西部大开发和大西北的价值体系,解码壮美辽阔的大西北。”4月14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总台华语中心制片人、纪录片《大西北》总导演吕涛携摄制组一行走进甘肃,邀请甘肃省生态环保、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领域以及相关媒体负责人,召开拍摄采风座谈会,畅谈甘肃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及践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担当与生动实践,为《大西北》拍摄提供真实、丰富的素材支撑。

据介绍,纪录片《大西北》将聚焦西北地区深厚的文明积淀与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精神传承、地理风貌与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成就、民族大团结以及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全面展现新时代的大西北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讲述西北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打造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在维护能源保障、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区域协调、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

甘肃有啥亮点,他们这么说……

“甘肃作为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在祁连山生态修复、黄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沙治沙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国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教科书’。 甘肃在全国率先颁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石羊河武威段、黄河甘肃临夏段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史前文化序列完整,各类史前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有大地湾、马家密、齐家、四坝等以甘肃发现地命名的古文化类型13个。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丹尼索瓦人化石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从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9万年前。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黍,还有殿堂式建筑群、烧制陶器的窑址、陶器上的刻划符号,表明这时期的先民已创造出古代文明。庆阳南佐遗址显示陇东地区距今5100年前可能已进入早期国家或文明社会阶段。”

“甘肃实施活化利用创新工程,全省累计建成博物馆260家,平均每9.46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居全国首位。”

“甘肃聚焦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等‘一山一河’重点区域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甘南州玛曲县沙化退化草地治理项目被评为全国‘山水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金徽矿业郭家沟铅锌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俨然风景秀美的世外桃源,颠覆了人们对矿山的固有印象。”

“积石山县地震灾后重建创造甘肃速度,仅10个月时间,13个集中安置点、1万多套住房建成并交付使用,受灾群众全部搬入新居。”

座谈会上,甘肃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纷纷围绕经济发展、生态环保、脱贫攻坚、文化建设、民族团结等主题,介绍本行业的发展成就和典型案例,并就做好拍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全是干货,非常硬核,都是爆款!”

“全是干货,非常硬核,都是爆款!”吕涛在与各部门交流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甘肃考察,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掌舵领航、指明方向。摄制组将秉持‘黄河水甜,共产党亲’的赤子情怀,力争以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精彩绝伦的视听语言,展现壮美辽阔、大有可为的大西北,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他还表示,下一步设想结合甘肃的相关消费季活动,把《大西北》开拍仪式放到甘肃来。”

从甘肃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发力,到甘肃盐碱地治理养出南美对虾,从报效祖国、建功西部的“敦煌女儿”樊锦诗,到“草原曼巴”王万青,从甘肃文旅硬核出圈,天水麻辣烫爆火到敦煌万人星空演唱会……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甘肃省广电总台的有关负责人也对纪录片《大西北》的拍摄亮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表示将与摄制组共享近年来积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大西北》的顺利拍摄和未来宣发贡献“甘肃媒体力量”。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平丽艳 张艾萍

视频丨奔流新闻记者 张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