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岫岩:四十载匠心独运 绘就城乡蝶变新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4:08:00    


自1985年岫岩满族自治县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这座边陲山城历经四十年砥砺奋进,以“生态优先、文化铸魂、民生为本”为发展理念,实现从“破旧山城”到“宜居玉都”的华丽转身,书写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规划先行,擘画科学发展蓝图。四十年来,岫岩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历经四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构建起“一核两翼三区”空间格局——以老城为核心,向东拓展产业新城,向西延伸生态文旅带,形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框架。从早期划定工业区与生活区边界,到引入生态红线、文化保护专项规划,“玉文化名城、辽东生态屏障”的城市定位日益清晰。

城市建设步履铿锵,发展骨架不断拓展。建成区面积从1985年的5.2平方公里扩展至2024年的22.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18%跃升至52%。“五纵六横”主干路网贯通全城,12座桥梁飞架岫岩河,实现“一河两岸”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全县硬化道路里程从60公里增至860公里,行政村通硬化路率达100%,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3座标准化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供水普及率达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住房保障持续发力,32万平方米棚户区完成改造,1.2万套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4.3万户农村危房焕然一新。

生态宜居底色愈发鲜明。“绿满岫岩”工程成效显著,城区绿化覆盖率从12%提升至42%,玉都公园、东山公园等8个大型公共绿地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助力岫岩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称号。投资5.6亿元治理岫岩河流域,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Ⅲ类,“十里滨水景观长廊”成为城市新名片。

文化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岫岩深入挖掘满族文化底蕴,保护性修复非遗工坊等历史建筑,打造3条满族风情街,将玉雕、剪纸等非遗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形成“一街一景一文化”特色。以“玉文化”为核心,中国玉雕会展中心、岫岩玉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带动玉文化产业园、电商直播基地等项目落地,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双赢。药山、清凉山等民宿集群蓬勃发展,走出“文化保护+旅游增收”的特色之路。

城乡融合发展迈向新高度。186个行政村完成环境整治,28个省级美丽示范村脱颖而出;24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建成,畅通农产品进城渠道。丹锡高速、岫庄铁路相继通车,岫岩融入“沈阳2小时经济圈”“大连1.5小时港口圈”,城乡公交一体化覆盖率达90%,真正实现“村村通客车”。

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年春华秋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岫岩将锚定“辽东绿色经济示范区”“中国玉都文旅名城”目标,以智慧城市、低碳社区、全域景区建设为抓手,持续书写城乡建设新华章。

(图片由岫岩提供)


全媒体记者 赵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