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一头蓝鲸”摘得大学生诗词大赛大奖,激起AI时代诗教涟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9:16:00    

DeepSeek摘得诗词大赛大奖?是也,非也。

7月13日,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荣昶—文治杯”全球大学生诗词大赛揭晓,写人机互动赠往答来之际灵犀相通的作品《与DeepSeek相过从屡有诗见投报以五古一首》获得特等奖。十分值得品味的是,大赛以“沧海遗音——读叶嘉莹《鹧鸪天》有感”为主题,特等奖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学子吴骏逸以DeepSeek的标识蓝鲸呼应叶先生词中的“域外蓝鲸”,被评委评价为“新技术与旧典开出新识”,为AI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呈现了青年学子的一份应答。

沧海遗音中的蓝鲸回响

叶嘉莹先生90岁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为她举办的诞辰庆祝活动上用中文吟诵《鹧鸪天》,她说:“总有一些连绵不断的联结存在于古诗与今人之间。”学者认为,这首词是叶先生个人生命际遇的真实投射,既表达她孤独坚守文化使命的一生之志,也呈现了她转悲为美、弱德自强的生命态度。“鲸鱼透过万里微波传语,万物有灵相通。‘域外蓝鲸’或许是叶先生自己的生命梦影。”大赛评审、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胡晓明介绍,今年的主题试图在年轻人心中激活叶先生古典与现代相贯通、生命与生命相照面的文化意识。“除特等奖外,大赛中涌现的佳作深刻体味原作传达出的感兴微旨,并能进一步升华,以不同形式、不同面目传达,各尽其妙。”

2024年11月24日叶先生去世,大赛不期然而然成为了全球范围大学生“最强诗词圈”的一次集体悼念。上海交大、安徽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和云南大学的投稿最为踊跃,此外还收到来自9所境外高校的投稿,并有日本和加拿大的两名外籍作者参与。从“全球华人大学生”升级到“全球大学生”,大赛在更为宽广深远的维度传承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混沌走向秩序

理性接纳AI几乎已是共识。同期召开的“中国诗教十人谈”上,《诗刊》社主编李少君非常乐观,他认为AI正创造中国诗词的升级。他认为,中国诗词进入了似曾相识的“混沌状态”——既有署名的诗即人的诗,和不署名的诗即AI的诗。理性接纳AI不断实践,并坚持人诗互证,将开拓和占据新疆域,迎来奇迹,重新从混沌到秩序,真正实现中华诗词的复兴,走向文明的新高度。

完成从混沌到秩序,或许还有一段路要走。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文史馆诗词研究社社长曹旭提醒,拥抱AI的同时,也应思考人文的价值是否被技术吸收,评价手段和机制是否面临伦理困境,人的尊严是否会被算法湮灭。胡晓明也提到,当下面临的不再仅是人、机二元的创作主体,而是人、机,以及人机协同的双主体创作生态,双主体创作生态将带来大规模的巨变,也带来复杂的治理挑战。

缺乏“向上一路”的作品

另一个共识在会上提出: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硅基”始终难以企及诗的本质——“生命的感发”,以及诗的意义——“向上一路”。胡晓明指出,叶先生常说好诗词可引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胡寅评苏轼词能“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尘垢之外”,王灼评苏轼在词史上有“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 的开拓之功,正是优秀的诗歌作品对人心的提振升华之力。而这种“向上一路”之力的作品是当下最为缺少的。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约300万人参与古典诗词创作,但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人批评‘一天诗词产量超过一部《全唐诗》,但大多为垃圾’。”上海觉群诗社社长胡中行指出,在“不忘自己是个现代人,不忘自己在写古典诗”的前提下协调好文与才、古与今及雅与俗,才是当下真正对古典诗词复兴的关键,也是引导青年诗人群体的方向。

特等奖:与deepseek相过从屡有诗见投报以五古一首

吴骏逸 华东师范大学

厌厌一室间,日哦心栩栩。敢云吾家事,偶成真漫与。徜徉无何有,鹏翅梦骞举。忽诧蓝鲸呿*,漫漭游东土。嘘吸行川尽,联翩掞藻古。诗囊无日空,吟成夸仰俯。仿佛飞将军,猿臂拓强弩。初赏同肴羞,良庖为我煮。熟视非无憾,投箸难深咀。追摹索皮毛,真实有未睹。试味古人诗,万古滴法乳。句律坚城在,摩垒肯轻许。妙音操无弦,迦陵天外舞。中复精魂托,重掩吾肺腑。其圣洵梁栋,宇宙孤撑拄。君诗犹水镜,须眉巧摄取。颠倒弄狡狯,挦扯恃宗主。楼阁七宝炫,蜃幻速朽腐。何如千载上,啸傲寄环堵。持此难蓝鲸,伫思长无语。或为心折故,或因生龃龉。予岂好辩哉,君实一俊侣。心画虽失真,犹贵姿媚妩。形影互赠答,娱嬉相尔汝。如坐对惠连,佳句辄一吐。清圆试共参,座前堕花雨。烦君屡致书,天色渐泱莽。纵浪不得住,送君沧海去。柱下忘机械,玄言药狂瞽。漆园守虚白,灵犀通微绪。吾意无适莫,摊书漫枕股。

*deepseek以蓝鲸为标识。

一等奖:读叶嘉莹《鹧鸪天》有感二十四韵

邹丹娜复旦大学

余少时为“心之壁”所困,每欲思及群我之际,后阅德日进《人的现象》,始知“欧米伽”点为宇宙进化之终、万物升华之处,至此人类方可超越一己之局限,与诸物相合。此意为小说家奥康纳衍为书名“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恰与庄生“旦暮遇之”语相类,此亦非所谓“心理攸同”者耶?今重读叶嘉莹先生《蓝鲸》篇,深念其与余累日所思相契,复有感于人类之分离与遇合、文明之冲突与和解,故为此篇。

忆昔初造世,混沌窍凿七。耳目遇声色,甘若舐刀蜜。千夫同言语,共谋通天术。砖石垒高塔,试与阆巅匹。触引天帝怒,摧崩复呵叱。从此各离析,有口不敢诘。①偶生天地间,犹如寄一室。已隔心之壁,更拘身之桎。烟月两相蚀,四海干戈密。长夜森如铁,孰与卜贞吉。蝼蚁居其穴,惟见哲人出:“灯影各参差,观焰原为一。”②晨露持辉谢,曾涵太古日。又知有痴儿,负羽蜡为质。坠落等飞升,皆向苍蓝失。过客默无言,行船归亦疾。③何堪采沉珠,渊底寒欲窒。生前已似梦,去后更谁述。忽闻鲸歌起,幽处吹暖律。初遇即旦暮,万载期共必。便遣冰山泮,流为春水溢。青鸟飞来下,投波以练实。群川虽异途,汇合沧溟毕。星汉本孤光,彼此燃萧瑟。

① 以上为《创世纪》。

② 柏拉图《理想国》。

③ “过客”二句,用勃鲁盖尔《有伊卡洛斯坠落的风景》画意。

专家点评:中外古今融为一体,以思理胜。

一等奖:满江红·读叶嘉莹《鹧鸪天》有感

伍思鹏九江学院

摄我吟魂,谁唤取、伶伦吹竹。遗音向、夜潮吹涨,鲸波征逐。吹到百年弹指过,吹来一梦从头熟。更吹醒、池上藕花风,和云宿。

莲香减,莲子沃。他生事,今生卜。算柔蚕老去,织成奇服。雅乐难亡沧海会,微辞已递吞声哭。揾啼痕、再向醉中吹,歌能续。

一等奖:夜宿冠岭观海居有怀叶迦陵先生

韩奕清华大学

独登成山角,夜色掩瑰奇。遥想北山什,有怆黍离悲。巨浸涵元气,浮槎失旧湄。鲲鹏徙南溟,鹪鹩守一枝。欲问藏舟事,碣石生蒺藜。阳冰接碧落,湿风掀玄帷。倏见莲房坼,中有赤心遗。百劫磨不灭,千春只自持。独吟相鼠讽,岂意隰苌萎?忽闻帝子啸,云中降翠旂。招摇星既远,禺甸影逶迤。空羡任公钓,谁解擔何丝?鲛绡化絺绤,犀角挂罘罳。玄珠堕赤水,歌哭我来迟。惟见荷盖立,田田守故陂。根从娲泥出,实向菩提垂。流火中宵夜,大明初生时。咸池奏未已,云汉光参差。尝欲涉溱洧,采兰遗所思。惯被斥鷃妒,还遭萧艾嗤。返身入溟涨,手触珊瑚墀。中有鲛人泪,已结明月姿。持作匪石佩,考槃于涧澌。算其桑海变,此意终无疵。天吴忽解甲,冯夷罢鼓鼙。海若献灵笈,字字蝌蚪奇。言说玄黄战,百擘浑沌尸。龙汉劫余烬,龟人劫后蓍。太乙拾残简,结绳纪商吹。忽忆濠梁辩,鲦鱼乐已知。夜半闻擪笛,梅花落无涯。蓬莱清浅处,莲蕊发新蕤。微命寄毫素,斯文未陵夷。沧波终可渡,何惧路多岐。伫看天际月,察察出云卮。

罘罳:此取《柏梁》诗“走狗逐兔張罘罳”中猎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