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骑行川藏线 途中遇黑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0:49:00    

7月10日上午,党振民在小区楼下遇见几个邻居。

看见党振民,邻居们都给他竖起大拇指,“厉害呀,老哥,这个年龄还能骑行川藏线。”

听着邻居们的夸赞,党振民的心里美滋滋的,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说走就走

71岁的党振民家住市区十三化建小区。

党振民爱骑行,这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但党振民骑行川藏线,很多朋友听说后很惊讶,毕竟他年纪不小了。

说起这次骑行川藏线,党振民说,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党振民年轻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出差,所以会全国各地跑。

“我的性格也是这样,在家待不住。”党振民说,到了50多岁的时候,他买了辆自行车开始骑行。

刚开始他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慢慢地越骑越上瘾。

“一天不骑的话,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党振民说,这十几年的时间,他每天都要骑行几十公里。

在骑行的过程中,他见到了很多美景,也见证着沧州的环境越来越好。

作为骑行爱好者,党振民心中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骑行到西藏。

“一直听说进藏的路上景色有多美,但没亲眼见过。”党振民说,这些年布达拉宫成了他的骑行目标。

2021年,60多岁的党振民曾经鼓起勇气骑行去过西藏一次,但那次骑行很不成功。

“那次我是骑行109国道进藏,还没骑行两天,就摔了一跤。”党振民说,当时他的腿摔得没法骑车,只能半路回家了。

但有了那次骑行,见到了一些美景后,骑行进藏的想法就更强烈了。

他也经常把这样的想法跟骑友们说。

今年5月下旬,有骑友跟党振民说,他们想骑行川藏线。

党振民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表示他也要去。

“我也没准备什么,就带了点去西藏那边要用到的衣服。”党振民说,他连便携式氧气瓶都没带,说走就走。

变幻莫测的天气

6月初,他和3名骑友从沧州出发,先乘火车前往天津,再搭乘飞机抵达成都。

6月6日,党振民正式开启川藏线的骑行。

“骑行第一天,我们骑了9个多小时。”党振民说,当时心里美滋滋的,沿途的风景也很漂亮。

第一天他们骑行到雅安后稍作休息。

“这一路上青山绿水相伴,路上有骑行的人还有徒步去西藏的人。”党振民说,看着大家都朝自己的目标前进,他骑得更带劲儿了。

他原以为,沿318国道进藏,不会有太多的坎坷。

可逐渐增高的海拔,还是给他带来了一些挑战。

骑行到第5天时,他开始翻越海拔4300米的折多山。

到了临近垭口处时,之前还是晴空万里的天气,却突然开始下雪。

“当时是真冷啊,高海拔处的寒冷和家里冬天的冷还不一样。”党振民说,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划在脸上,即使穿上防风衣,他还是举步难行。

党振民记不清过了多久,他才到达了垭口。

在垭口,他喝了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又吃了几串牦牛肉才渐渐缓过劲儿来。

除了这次下雪,党振民还赶上了两次下雨。

虽然川藏线的天气变幻莫测,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风雨交加,但沿途美丽的风景又让他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明镜般的然乌湖、悠然漫步的牦牛、灵动的藏羚羊……

党振民说,这一路上的美景他拍了很多照片,也足够他回忆好久好久。

熊出没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静谧祥和、“怒江七十二拐”的惊险刺激、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的原始森林……为他带来奇妙的骑行体验。

318川藏线沿途风光壮美却也充满挑战。

党振民途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等数十地,翻越折多山、海子山等14座巍峨高山,跨越金沙江、大渡河等江河,穿越平原、高山、草原、冰川。

22天的行程中,每一天都充满挑战。

“很幸运的是,这一路我的自行车都没出现爆胎等情况。”党振民说,和几位同去的骑友比起来,他年龄确实比较大。

但在骑行途中,他的身体还算比较“争气”。

“因为年龄原因,我可能比他们骑得稍微慢一点儿,但还能跟得上队伍,大家对我也比较照顾。”党振民说。

在泸定桥处,党振民专门停下来打卡留念。

“这是红色文化和红色记忆,我这个年纪能拥有现在的生活,永远得感恩。”党振民说,他把沿途经过的红色旅游景点都记录下来,回家讲给孙辈听。

除了天气带来的困难,党振民还在骑行途中经历了一点儿小惊吓和小乐趣。

他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骑行去松多村的路上,竟然遇到了大黑熊。

“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以前见黑熊都是在动物园里,那都是有防护设施的。”党振民说,当时他心里非常紧张。

“我们都听说过黑熊一掌下去,人基本就没了的说法。”党振民说,他特别怕被黑熊发现后,黑熊会扑上来。

那一刻,他和同伴心里都有点乱,他们想先停下来不发出动静,这样就不容易被黑熊发现。

可还没等他们完全准备好,黑熊就发现了他们。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那只黑熊发现了我们后,不但没往前来,反而被我们吓得撒腿就跑。”党振民说,那一刻他们庆幸虚惊一场。

除了黑熊,党振民说,他们在骑行途中还遇到了很多小动物。

“当天中午吃饭时,路边一只大白狗眼巴巴盯着同伴碗里的肉流口水,同伴只好分给它一半。”党振民说,当时沿途的油菜花开得正旺,路上偶遇的小动物为他的骑行增添了乐趣,让他的疲惫感荡然无存。

完成心愿

6月28日,对于党振民来说,是个令人兴奋的日子。

经过22天的骑行,他终于以71岁的年龄,成功骑行到拉萨。

“多年的心愿终于完成了。”党振民说,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

在骑行到拉萨前,他迎来了最后一座高山的挑战——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

成功翻越这座山峰,就意味着他征服了川藏线上的14座高山。

“说实话,这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党振民说,但好在他挑战成功了。

“最激动的时候,其实是快骑行到拉萨时,既有即将抵达终点的喜悦,又有对这段旅程结束的不舍。”党振民说。

他骑行到布达拉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布达拉宫在灯光的映衬下璀璨夺目。当这座神圣的建筑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时,党振民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和同伴们大喊着:“布达拉宫,我们来啦!”

在拉萨,他们进行了稍微的休整。7月初,党振民和同伴坐上了返程的绿皮火车。

“之所以选择坐绿皮火车,是想再慢慢地欣赏一下沿途的美景。”党振民说,回程路上,他通过视频电话与家人分享旅途中的故事。

他说,这次骑行不仅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

“在这次挑战318川藏线的过程中,庆幸的是我没有出现高原反应。”党振民说,虽然有点儿咳嗽,但回家后经过简单治疗,身体已经没有问题。

如今,党振民又开始了在沧州每天骑行几十公里的骑行生活。很多骑友对他在71岁这个年龄骑行川藏线充满了敬佩。

“年龄不是问题,心态才是关键。”说起这次骑行,党振民说,作为70多岁的人,他觉得人生路其实就是无数个“川藏线”,只要心怀信念、勇往直前,便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本版图片由党振民提供)

记者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