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李超:拓展青年交流渠道,搭建中蒙合作桥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6:37:00    

来源:环球时报

“遇见中国式现代化”—— 蒙古国青年代表团近日来华访问。中蒙青年交流活动由来已久,随着2014年两国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就商定建立青少年互访交流机制。近年来,中蒙青年交流渠道不断扩展。内蒙古利用同蒙古国地缘相近的区位优势,在各层面组织了一系列两国青年交流活动,内容包括感知中国文化、文艺表演、企业参观等。比如,2023年,在中蒙外交部的合作框架下,中国青年外交官访蒙。

对于中蒙青年交流与合作,蒙古国国内给予积极评价。不久前,一位叫纳兰扎娅的蒙古国青年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网站上撰文称,参加中蒙青年能力建设项目是她“人生的转折点”,通过互动研讨会、跨文化对话和实践学习,她加深了对青年领导力、性别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受此经历的启发,她决心推动家乡社区积极变革。这种对于中蒙青年交流合作的肯定,体现出相关活动产生的良好效果与持续影响。

蒙古国年轻人口占比较高。根据《2023年蒙古国统计年鉴》,该国15-34岁的人口超过100万,约占总人口的28.8%。可以说,蒙古国青年能否有效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以及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对蒙古国及中蒙关系未来走向,将发挥巨大的塑造作用。

有鉴于此,需进一步观察蒙古国青年的对华认知。2021年,蒙古国创新政策研究所和一家德国基金会联合推出蒙古国青年调查报告,这是蒙国内首次专门针对青年群体就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等看法所做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 76%的受访者表示,中国将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近60%的感到中国能够给蒙古国带来经济机遇,超过30%的则认为中国在应对全球性问题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选择中文作为外语学习的人数仅次于英文,位列第二。上述民调结果反映出蒙古国青年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强烈感知以及对于共同发展的期待。以此为参考,中蒙未来的青年交流合作可考虑聚焦蒙古国青年群体如何分享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

此外,蒙古国就业形势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背景。一方面,采矿业是蒙古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但相关就业人口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一小部分。该国商业领域又以小型企业为主导,不仅雇用员工规模有限,并且2/3的岗位集中在乌兰巴托。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蒙古国应届毕业生难以胜任高技能岗位。众多调研结果显示,蒙古国年轻人将失业列为最需要解决的国内问题之首。而蒙古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也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在深化人才培养、就业交流方面潜力巨大。

基于此,中蒙除增强经济发展战略对接的赋能以外,还可加强青年教育、培训、创业等领域的合作。比如,在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联系紧密、高技能岗位相关的关键行业,扩大蒙古国留学生招收规模;驻蒙中文培训机构可以就业为导向,推出语言+职业教育的模式,提供短期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的商务语言培训课程;中蒙企业之间推动构建联合孵化器等示范机制。

与此同时,开展中蒙青年政治文明对话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一些国家存在中国“国强必霸”的论调以及“中国威胁论”的杂音。为化解误读、消除偏见,中蒙两国可建立青年对话轨道,或以此为主题,推动两国地方、智库高校、民间组织、媒体等各界交流,助力彼此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形塑中蒙政治互信。(作者是内蒙古社科院“一带一路”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