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春和景明 清明之后真的不再下雪了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8:23:00    

今天(4月4日)进入清明节气,这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正是鸟语花香的盛春时节,也是春种春管的黄金期。清明节气的谚语极为丰富,大多与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不怕清明雨,只怕谷雨风”“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等。清明时节为何总下雨?此后真的不下雪了吗?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此后真的不下雪了吗?

清明有气清景明之意,天气清澈明朗,草木萌动、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进入清明后,全国大部气温继续攀升,是春季升温第三快的节气。此时雪初断、雨渐多,因此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

清明之后不再下雪了吗?对我国不少地区而言,“清明断雪”确实是成立的。统计常年(1991至2020年)省会级城市平均终雪日发现,上海、杭州、北京、沈阳等19个城市均在清明节气之前就陆续迎来终雪日,长春、哈尔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的终雪日则在清明节气期间,仅有西宁、拉萨的终雪日在谷雨节气。

不过,清明断雪并不意味着清明时节不再下雪了。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宋英杰在《二十四节气志》书中写道“清明断雪之断雪,是指地面不再容易形成积雪了。”华北平原和山西、陕西等地的积雪一般在惊蛰到春分时节消融殆尽,最晚的积雪也会在清明时节的前半段消融。

清明时令,莫过于南方的雨,北方的风。春季是我国出现大风概率最高的季节,此时处于冬季风转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尤其在4月份,暖湿空气开始反攻,冷空气依然活跃,冷暖变化很大,导致气温梯度大,极易产生大风。常年清明节气期间,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北京、山东等地平均最大风力可达4级左右,正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最好时节。很多谚语也预示了清明时节多大风,例如“清明寒食风动土,刮到小满四十五”“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冬去春来之时,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开始跃跃欲试。冷暖空气经常会在南方交汇,一旦势均力敌,就会造成南方阴雨绵绵。常年清明节气期间,降水日数多的省会级城市均出现在南方,长沙、南昌、福州、贵阳、广州、杭州等城市遇雨概率超过50%。

随着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春种春管的黄金期随之到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等农事谚语都体现了清明节气与农事生产的紧密联系,提醒农民抓紧农时开展春耕生产。

春回大地草木繁盛 踏青赏花追思故人

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随着天气转暖,白桐树开始开花,象征春天的到来,喜阴的田鼠躲回洞中,喜阳的鸟儿活动频繁,雨后的天空可以看到彩虹了。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正值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天的势力范围加速北上,全国大部会完成冬春交替,春风十里、草木繁茂。但此时,南北天气大不同,南方常常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北方则是“天气干燥风正盛”。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作为节日,清明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日,人们会通过扫墓、祭祖、插柳等方式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而作为节气,清明是万物生长、郊游赏春的大好时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这两大清明礼俗在我国自古传承,延续至今。

清明时节还讲究吃青团、蒿饼、清明螺等传统美食,作为最有特色的时令食品,青团因其色调而得名。古时青团主要用作祭祀,经过千年流传,各种甜咸口味推陈出新,成了一道时令的网红美食。

“正是春光最盛时,桃花枝映李花枝。”又是一年春光如画时,百花盛开、草木葱郁,踏青、赏景、放风筝,快快安排上,一起邂逅最美人间四月天。

(来源:中国天气网)

责任编辑:赵慧